全球加密新秩序:半年內各國監管演變、CBDC崛起與區塊鏈產業革命全解析
過去六個月(約自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初),全球加密貨幣和區塊鏈領域出現了顯著的政策變化、技術進展和市場動態。各國政府紛紛調整監管政策,企業和政府機構拓展區塊鏈應用,市場經歷重要事件和趨勢,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項目加速推進,主要區塊鏈項目持續技術創新並吸引資金。以下將針對上述各方面進行整理分析。
各國政府對加密貨幣與區塊鏈的監管政策與法規變化
美國
美國近半年在加密監管方面出現了一些進展與變化。2024年5月,美國眾議院通過了一項名為《21世紀金融創新與技術法》(FIT21)的法案,旨在為數位資產建立新的法律框架,明確哪些加密貨幣屬於證券或商品並劃分監管權限 (US House passes crypto bill despite warnings from SEC | Reuters)。該法案獲得兩黨支持以279票對136票通過 (US House passes crypto bill despite warnings from SEC | Reuters),反映立法者希望為加密產業提供更清晰的監管環境。然而,參議院尚未表決此法案,能否成為法律仍不確定 (US House passes crypto bill despite warnings from SEC | Reuters)。監管機構方面,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前主席Gary Gensler任內採取強硬的執法路線,對多家加密交易所與項目提起訴訟。但隨著2025年初新政府就任,Gensler宣布將於2025年1月20日卸任,市場預期新任主席可能對數位資產採取較平衡態度 (Digital Currency & Blockchain 2024 Year End Review | Insights & Resources | Goodwin) (Digital Currency & Blockchain 2024 Year End Review | Insights & Resources | Goodwin)。值得注意的是,SEC在監管立場趨嚴的同時,也釋出了一些利好訊號:例如市場預期SEC將批准現貨比特幣與以太幣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的申請,這被視為對產業的重大利好 (US House passes crypto bill despite warnings from SEC | Reuters)。事實上,美國於2024年下半年首次批准了現貨比特幣和以太坊ETF,為機構投資者進入市場鋪平道路 (2024 Year Review & 2025 Year Ahead)。此外,美國眾議院在2023年也曾通過一項法案禁止美聯儲直接發行面向公眾的數位美元(零售型CBDC)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Tracker - Atlantic Council),顯示對主權數位貨幣的審慎態度。總體而言,美國正試圖在打擊非法活動與促進創新之間取得平衡:一方面加強執法和投資者保護,另一方面開始著手制定法規以提供監管明確性。
歐盟
歐盟在近期完成了全球首套全面的加密資產法規——《加密資產市場規則》(MiCA)的落地。MiCA已於2024年分兩個階段開始適用:第一階段自2024年6月30日起實施,主要針對穩定幣(資產參考代幣和電子錢幣代幣)發行人和服務提供商的授權與監管要求;第二階段自2024年12月30日起全面生效,擴及其他所有加密資產及相關服務業者 (The Regulation on Markets in Crypto-Assets Becomes Fully Applicable in All Member States of the European Union | HUB | K&L Gates)。這意味著從2024年底起,任何在歐盟境內發行或交易加密貨幣的公司都必須取得牌照,服務提供商(CASPs)需符合統一規範。MiCA並對反洗錢和交易透明度提出要求,例如自2026年起,所有加密轉帳都需附帶發送人和接收人的身份資訊(所謂「旅行規則」),超過1000歐元的自我託管錢包轉帳也需驗證錢包歸屬 (How are crypto regulations changing around the world? | World Economic Forum)。歐盟此舉在FTX倒閉後顯得更為迫切,監管者希望防範加密市場風險並保護投資人利益 (How are crypto regulations changing around the world? | World Economic Forum)。此外,英國等歐洲主要經濟體也在推進本國法規:英國於2023年通過《金融服務與市場法》將穩定幣納入支付規管範疇,並就更廣泛的加密資產監管展開諮詢,預計將制定與MiCA相當的規則。整體而言,歐洲正朝著嚴格但統一的監管框架邁進,以支持合法創新同時防範金融犯罪。
中國與香港
中國大陸對加密貨幣仍維持嚴厲的打擊態勢。自早前全面禁止加密交易和挖礦後,近半年來中國進一步收緊了資本外流和非法交易監管。2024年末,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頒布新規,要求銀行嚴格監控並上報涉及加密資產的跨境交易 (China tightens crypto trade oversight with new forex rules)。該規定將購買加密貨幣並換匯的行為視為可疑跨境活動,銀行需核查交易者身份、資金來源和交易頻率 (China tightens crypto trade oversight with new forex rules)。分析人士指出,這提供了新的法律依據來懲處加密相關交易,中國對加密貨幣的「嚴厲」立場可能持續 (China tightens crypto trade oversight with new forex rules)。與此同時,中國政府高層近年來多次強調將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來發展。在不涉及加密代幣的前提下,中國支持**「區塊鏈不等於比特幣」**的應用,例如聯邦數據共享、供應鏈溯源等領域,並將區塊鏈納入新型數位基礎設施建設的一環。相較大陸的嚴管,香港則採取了與之不同的路線。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香港正積極定位為亞洲加密資產中心。自2023年6月實施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發牌制度以來,香港已核發至少10張牌照給交易所,截至2024年底已有合規的平台可面向零售投資者提供比特幣、以太幣等交易 (Hong Kong expands virtual asset push with new licensing, trading options | Reuters) (Hong Kong expands virtual asset push with new licensing, trading options | Reuters)。2024年底,香港金融管理局也推出亞洲首批加密資產現貨ETF,並著手研擬穩定幣監管法規,為創新提供明確路徑 (Hong Kong expands virtual asset push with new licensing, trading options | Reuters) (Hong Kong expands virtual asset push with new licensing, trading options | Reuters)。2025年初,香港進一步宣佈將擴大虛擬資產交易渠道,引入場外交易(OTC)和託管服務的發牌制度,同時研究允許加密衍生品和保證金交易,以提升市場深度與效率 (Hong Kong expands virtual asset push with new licensing, trading options | Reuters)。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強調,這一系列措施體現了政府建設蓬勃數位資產生態圈的決心 (Hong Kong expands virtual asset push with new licensing, trading options | Reuters)。因此,在「一國兩制」框架下,中國大陸和香港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加密監管環境:大陸嚴禁炒作投機,香港則在可管可控前提下擁抱創新,吸引國際加密企業和資金。
日本
日本一直被視為對加密貨幣較友善的主要經濟體之一。日本早在2017年就承認加密資產為一種合法財產價值,對加密交易所實施註冊監管,也允許公民自由持有和投資加密貨幣 (How are crypto regulations changing around the world? | World Economic Forum)。近年日本持續完善相關法規:2022年通過了穩定幣法案(2023年生效),規定只有受監管的機構(如銀行、信託公司等)才能發行日元掛鉤的穩定幣,確保發行人有足夠準備金。同時,日本在2023年加強了反洗錢措施,例如實施「旅行規則」,要求加密交易所之間在轉移客戶資產時共享用戶資訊,以防範非法資金流動 (How are crypto regulations changing around the world? | World Economic Forum)。2023年通過的稅制改革也取消了法人持有加密資產的含未實現收益課稅,降低了區塊鏈企業稅負,鼓勵區內創新。此外,日本金融廳正考慮放寬對外國穩定幣(如USDC等)在日流通的限制,在嚴格審查後允許日本交易所引入合規穩定幣交易。總體而言,日本在監管上注重投資者保護與市場透明,但政策相對開明,政府近半年也討論了放寬加密稅制與投資限制的可能,以維持其在亞洲金融科技領域的競爭力。
其他主要經濟體與新興市場
南韓在經歷2022年Terra-Luna事件衝擊後,加快立法保護投資者。南韓國會於2023年通過《虛擬資產用戶保護法》,賦予金融當局更大權限監管加密市場,強制交易所提高資訊揭露和儲備資產 (How are crypto regulations changing around the world? | World Economic Forum)。該法案也要求虛擬資產服務商對用戶資產進行分別保管,建立投資者保護基金等。南韓監管機構計劃在2024年制定代幣上市指引,提升市場透明度 (How are crypto regulations changing around the world? | World Economic Forum)。印度方面,政府對加密貨幣持審慎甚至消極態度。自2022年起實施嚴苛的加密稅制(30%資本利得稅和1%交易扣繳稅),導致交易量下降。過去半年印度並未放鬆這一立場,財政部明確表示沒有立法承認加密資產為合法貨幣的計畫,同時禁止銀行參與加密交易服務。不過,作為2023年G20輪值主席國,印度推動各國討論加密資產的全球協調監管,支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金融穩定理事會(FSB)發布統一框架,反映印度希望透過多邊合作來應對加密挑戰 (India to follow G20 policy for crypto regulation: MoS Finance) (G20 Gets A Roadmap For Cryptoasset Regulation)。中東地區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持續成為加密友好管轄區:迪拜的虛擬資產管理局(VARA)已建立明確的監管和牌照制度,許多國際交易所如幣安、Crypto.com等獲得許可進入迪拜運營。沙烏地阿拉伯則相對保守,但主權基金開始對區塊鏈企業投資,金融管理局也與國際組織合作研究CBDC。拉丁美洲方面,繼薩爾瓦多在2021年將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後,其他國家並未跟進如此激進的政策。但包括巴西、墨西哥在內的多國正制定加密交易所監管規則。巴西於2023年生效《加密貨幣法》,由央行監管虛擬資產服務商,並在2024年啟動了數位貨幣試點(“Drex”數位真實),探索央行數位貨幣的發行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Tracker - Atlantic Council)。非洲的奈及利亞自2021年推出eNaira後,儘管初期民眾採用率不佳,但2024年央行報告顯示eNaira發行量顯著增加,官方仍致力於推廣數位貨幣在國內流通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Tracker - Atlantic Council)。整體來看,新興市場政府一方面警惕加密貨幣可能帶來的金融風險(如資本外逃、詐欺),另一方面也意識到區塊鏈和數位貨幣的潛力,因此政策趨向於加強管控的同時,小心翼翼地推進創新試點。
企業與政府機構在區塊鏈技術上的應用與發展
過去半年,區塊鏈技術在傳統金融、產業應用和公共服務領域持續拓展深化,許多大型企業和政府機構投入相關創新項目。
在金融服務業,越來越多銀行和機構利用區塊鏈進行資產代幣化和交易清算,以提高效率並拓展產品。根據2024年第三季數據,實體資產代幣化市場規模已達約1,186億美元,並有望在本十年末成長為數兆美元級別產業 (The Growth of RWA Tokenization – Fintechnically Speaking)。多家國際金融巨頭近半年推出了代幣化平台和試點。例如,摩根大通(JPMorgan)於2023年10月推出其代幣化抵押網絡(TCN),允許投資者將貨幣市場基金份額代幣化後用於抵押品交易 (The Growth of RWA Tokenization – Fintechnically Speaking)。德意志銀行在2024年5月宣布參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的「Project Guardian」試驗,測試區塊鏈平台上的代幣化基金服務 (The Growth of RWA Tokenization – Fintechnically Speaking)。此外,信用卡巨頭Visa在2024年10月上線了名為Visa代幣化資產平台(VTAP)的試驗平台,探索為客戶提供代幣化資產的發行與交易服務 (The Growth of RWA Tokenization – Fintechnically Speaking)。這些舉措顯示傳統金融機構正積極部署區塊鏈基礎設施,以支持未來的數位資產交易。
政府部門和國際組織也開始發行區塊鏈上的數位債券與證券。香港金融管理局的**「Project Evergreen」**項目即是一例:該項目在2023年2月完成首筆綠色債券的區塊鏈發行,2024年2月又成功實現全球首次多種貨幣數位債券的發行,利用滙豐銀行的Orion平台和高盛的DAP區塊鏈技術進行結算 (How tokenization is transforming finance and investment | World Economic Forum)。高盛亦表示,其內部的數位資產基礎設施已運行超過一年,用於支援證券、基金和債券的全生命週期數位化 (How tokenization is transforming finance and investment | World Economic Forum)。另一大型銀行滙豐(HSBC)的Orion平台同樣協助歐洲投資銀行(EIB)早在2023年1月就發行了首支數位英鎊債券 (How tokenization is transforming finance and investment | World Economic Forum)。資產管理領域則看到龍頭公司試水代幣化基金:例如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和富蘭克林鄧普頓(Franklin Templeton)均推出了代幣化的基金產品,把傳統共同基金份額轉變為可在區塊鏈上交易的代幣 (How tokenization is transforming finance and investment | World Economic Forum)。這些創新案例證明,區塊鏈在資本市場的應用正從概念驗證走向實務操作,涵蓋債券發行、基金股份交易等多種資本市場活動。預計隨著更多市場基礎設施加入,這將大幅提升交易效率和降低成本 (How tokenization is transforming finance and investment | World Economic Forum) (How tokenization is transforming finance and investment | World Economic Forum)。
在支付與穩定幣方面,科技與金融公司合作深化。2023年8月,全球支付巨頭PayPal發行了自己的美元穩定幣PYUSD,成為首家推出穩定幣的大型金融科技公司 (PayPal launches dollar-backed stablecoin, boosting shares | Reuters)。此舉被視為對加密產業的信心表態,因在此前一年加密市場歷經動盪,許多大型機構對涉足數位貨幣持觀望態度 (PayPal launches dollar-backed stablecoin, boosting shares | Reuters)。PayPal的穩定幣完全由美元存款和短期國債作為儲備支持,旨在將加密美元引入主流支付生態,使用戶可在PayPal錢包中買賣、轉移穩定幣 (PayPal launches dollar-backed stablecoin, boosting shares | Reuters)。雖然此前Facebook(現Meta)等嘗試發行穩定幣的計畫因監管壓力受阻,但PayPal的品牌和合規措施使其穩定幣計畫獲得一定監管默許 (PayPal launches dollar-backed stablecoin, boosting shares | Reuters) (PayPal launches dollar-backed stablecoin, boosting shares | Reuters)。與此同時,Visa、萬事達卡等支付網絡也開始接受以穩定幣結算部分跨境交易,探索利用公開區塊鏈縮短清算時間、降低費用。例如Visa自2023年起試點使用美元穩定幣USDC在以太坊和Solana區塊鏈上進行結算,用於其合作機構間的跨境支付。這些進展標誌著穩定幣正逐漸融入傳統支付體系,為國際匯款和商戶結算提供新選擇。
在供應鏈和其他產業,區塊鏈應用持續擴大。大型零售商和物流企業利用區塊鏈提升供應鏈透明度和效率,例如沃爾瑪、麥德龍等參與的食品溯源平台IBM Food Trust已覆蓋數百種商品,有效縮短了食品安全追查時間。航運領域的全球航運商業網絡(GSBN)則採用區塊鏈共享提單和貿易文件,降低港口和航運公司間的資料不一致風險。公共服務方面,各國政府嘗試將身份認證、土地登記、公共採購等系統上鏈,以增強防偽和資訊公開。例如哥倫比亞政府與Ripple合作測試將土地產權註冊在XRPL區塊鏈上;愛沙尼亞的電子政務自2017年起即部分採用類區塊鏈技術(KSI區塊鏈)保障醫療、司法等資料完整。這類應用在最近雖無爆炸性新增項目,但原有試點正穩步推進,更多新興經濟體開始關注區塊鏈在政務上的潛力。總的來說,企業和政府對區塊鏈的態度已從單純探索轉為落地實現:金融領域最為積極,出現了資產代幣化和支付穩定幣等務實應用;其他產業和公共服務也逐步跟進,用區塊鏈提升現有流程透明度及可信度。在未來,隨著技術標準和監管框架的成熟,預計將有更多關鍵業務環節引入區塊鏈技術,以實現跨組織協作和資料共享的革新。
加密貨幣市場近期趨勢與重大事件
過去半年的加密貨幣市場經歷了明顯的回暖與多起重大事件,既有市場行情的劇烈波動,也有行業生態的重大調整。
市場行情方面,2024年下半年加密市場強勢復甦。比特幣價格在2024年內翻倍上漲,並於2025年1月攀上歷史新高。2025年1月20日,比特幣價格一度觸及約109,000美元的高位,較前一年同期水平大幅上漲 (Hong Kong expands virtual asset push with new licensing, trading options | Reuters)。整體加密貨幣市值在2024年間增長了127%,於年底達到約3.9兆美元 (2024 Year Review & 2025 Year Ahead)。推動這波漲勢的動力包括:全球通膨下降後各國央行貨幣政策趨於寬鬆,加密資產對避險和資產多元化的吸引力增強;同時,監管的不確定性有所緩解,機構投資者進場意願提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國首批現貨加密ETF獲批,特別是比特幣和以太坊的現貨ETF在2024年下半年相繼問世 (2024 Year Review & 2025 Year Ahead)。這使得傳統投資機構可經由受監管的ETF產品敞口加密資產,被視為加密貨幣主流化的重要里程碑。ETF的推出引發市場熱情,比特幣價格在消息公佈後連創新高 (Hong Kong expands virtual asset push with new licensing, trading options | Reuters)。許多分析師認為,現貨ETF將帶來數十億美元增量資金,長期利好市場發展。
交易平台與市場基礎設施方面也發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對整個生態產生深遠影響。全球最大加密交易所幣安(Binance)在2023年末捲入美國司法部調查,最終同意認罪並與美國當局達成和解:幣安將支付約43億美元罰款,其創辦人兼執行長趙長鵬(CZ)也宣布辭職,並對刑事指控認罪 (Binance To Pay $4.3 Billion To Settle Criminal Charges As CEO ...)。這是加密產業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罰款和執法行動之一,凸顯大型加密企業過去合規缺失所帶來的風險。幣安事件後,該交易所聲稱將加強合規治理,任命新的高管並調整運營策略。同樣在2024年初,加密借貸公司創始人因涉嫌詐欺被美國法院定罪,先前破產的FTX交易所進入清算程序,其前CEO山姆·班克曼-弗里德(SBF)被判有期徒刑25年 (Bankman-Fried sentenced to 25 years for multi-billion dollar FTX fraud | Reuters) (Bankman-Fried sentenced to 25 years for multi-billion dollar FTX fraud | Reuters)。這些法律進程標誌著2022年加密寒冬中暴雷事件的收尾,傳達出監管部門打擊違法行為的決心。另一方面,傳統金融機構加速入場的趨勢更加明顯:多家華爾街巨頭如黑石(BlackRock)、富達(Fidelity)等在2024年爭相提出加密ETF和託管服務申請,摩根士丹利、高盛等銀行則通過旗下基金或場外交易為機構客戶提供比特幣接觸。甚至有主權財富基金開始評估加密投資,比特幣日漸被視為「數位黃金」納入資產配置 (Hong Kong expands virtual asset push with new licensing, trading options | Reuters)。市場人士指出,機構資金的湧入已經使得2024年的牛市與2017、2021年的散戶主導牛市有所不同——波動性降低且資金更具規模,這使得加密市場正逐漸成熟。
政策事件與宏觀環境也在塑造市場走勢。2024年底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爐後,新當選總統(唐納·川普)表態支持加密創新,承諾扭轉先前政府對產業的打壓政策,被業界稱為「加密友好總統」。上任後的第一週,新政府即簽署行政命令宣布數位資產是「關鍵創新」,成立工作小組研擬新的加密監管規則,並探索建立美國的國家加密儲備 (Crypto markets steady after Trump’s first policy move) (Crypto markets steady after Trump’s first policy move)。同時,SEC迅速撤回了一項令加密企業頭疼的會計指引。這些動作提振了市場信心,投資者憧憬美國監管環境將大幅改善。然而也有分析警告政策前景仍不確定,新法規細節尚待觀察。除了美國,歐洲在MiCA正式實施後各國如何執行亦為市場關注;亞洲地區如香港的政策寬鬆也吸引資金流入區域市場。整體而言,2024年下半年加密市場在監管明朗、機構布局和宏觀利好的多重作用下走高。但市場仍存在潛在風險:例如DeFi領域持續發生安全事件(多起協議被駭客攻擊造成損失),穩定幣市場的集中化和儲備透明度問題也未完全解決。投資人在樂觀之餘,依然密切關注各國監管動向和技術風險狀況。
(Crypto markets steady after Trump’s first policy move)比特幣價格在2024年末大幅飆升,並於2025年初創下新高,圖為香港一間加密貨幣兌換店外展示的比特幣標誌(2024年12月)。(來源:Reuters) (Hong Kong expands virtual asset push with new licensing, trading options | Reuters)
市場重大事件方面,除了幣安和FTX餘波,上半年還包括:Ripple訴訟進展(美國法院在2023年7月裁定XRP「程序性銷售」不構成證券,引發山寨幣行情短暫上揚,但該案尚未塵埃落定);以太坊ETF上市(2024年10月多支以太幣期貨ETF在美國證交所掛牌交易,進一步拓寬以太坊投資渠道);山寨幣輪動(隨著市場回暖,不同板塊代幣輪番上漲,包括以Rollup概念為主的第二層代幣、與AI結合的項目代幣等)。值得一提的是,比特幣區塊鏈出現了新的應用熱潮——「Ordinals」(序數銘文)協議在2023年興起,允許在比特幣網路上鑄造NFT和代幣,導致2024年初比特幣鏈上交易量和手續費激增,促使更多人關注比特幣網路的可擴展性問題,間接推動了閃電網路等二層解決方案的發展。礦業方面,由於比特幣價格攀升,加之2024年比特幣區塊獎勵減半在即,全球算力持續刷新高點,中國境外的礦業公司(美國、哈薩克等地)擴大投資,礦機製造商業績改善。綜上所述,近期加密市場呈現出升溫與重塑並存的局面:價格與信心回升,但行業版圖經歷重組——龍頭企業面臨合規考驗,新資金和參與者湧入,加密市場朝著更主流化、更成熟穩定的方向發展。
各國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的研究與實施進展
過去半年,各國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項目在研發和試點上取得了顯著進展。據智庫統計,截至2025年初,全球有134個國家(佔全球GDP的98%)正在探索推出CBDC,其中66個國家處於開發、試點或正式發行的「進階階段」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Tracker - Atlantic Council)。所有G20成員國皆已投入CBDC研究;在這之中,有19個經濟體進入開發或更後階段,包含巴西、日本、印度、澳洲、俄羅斯、土耳其等13國正在進行試點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Tracker - Atlantic Council)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Tracker - Atlantic Council)。目前已有3個國家全面發行了零售型CBDC:分別是巴哈馬的Sand Dollar、尼日利亞的eNaira,以及牙買加的JamDex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Tracker - Atlantic Council)。這些先行國家的經驗顯示,儘管早期用戶接受度不如預期,但最近幾個月使用量開始顯著上升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momentum growing, study shows | Reuters)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momentum growing, study shows | Reuters)。例如尼日利亞和巴哈馬近來大幅擴張了數位貨幣流通規模,並專注於提高國內民眾的使用率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Tracker - Atlantic Council)。
中國的數位人民幣(e-CNY)仍是全球最大規模的CBDC試點。試點範圍已擴展至至少17個省市,多種場景下累計交易額在2024年6月達到約7萬億元人民幣(折合986億美元),比一年前激增近四倍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Tracker - Atlantic Council)。e-CNY已在零售支付、小額存款、政府補貼發放等方面投入實用,例如透過數位錢包應用,人們可以在眾多商戶處離線支付,也能參與數位人民幣消費紅包活動。2023年下半年,e-CNY還拓展了跨境使用:香港允許居民開通數位人民幣錢包並在部分本地商店支付,成為首個境外試點 (Hong Kong allows China's digital yuan to be used in local shops)。中國人民銀行官員表示近月來e-CNY使用度明顯提升,中國有望在不久將來由試點過渡到全面發行階段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momentum growing, study shows | Reuters)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momentum growing, study shows | Reuters)。觀察人士認為,中國希望藉此在數位經濟時代保持貨幣主權,同時為人民提供更便利的數位支付形式,也為人民幣國際化探索新路徑。
歐洲在推進數位歐元(digital euro)方面也邁出關鍵一步。歐洲中央銀行(ECB)於2023年10月結束調查階段,正式決定進入為期兩年的準備階段(Preparation Phase),開發數位歐元的具體技術和規劃法規 (ECB publishes second progress report on the digital euro ...)。2023年11月,數位歐元專案啟動試行,ECB並發布兩份進度報告概述功能設計、監管框架等議題,包括討論設定個人持有數位歐元的上限以防止銀行擠兌 (ECB's progress report on digital euro includes holding limits debates)。2024年9月,歐盟委員會提出了數位歐元立法草案,強調數位歐元將像現金一樣具有免費基本服務和隱私保護 (EU unveils plans for digital euro, promising complete privacy.)。目前數位歐元仍定位為現金的補充,而非取代銀行存款。按照計劃,ECB理事會將在2025年中期決定是否正式發行數位歐元。如果推進,數位歐元可能在後續數年內逐步上市,供歐元區居民和企業使用。在此同時,瑞典、挪威等歐洲非歐元經濟體也分別測試了各自的CBDC原型(如瑞典的e-krona),提高零售支付系統韌性。
美國對於央行數位貨幣依舊保持謹慎觀望。美聯儲在零售型數位美元上進展緩慢,更多精力放在研究和技術試驗。例如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與MIT合作的「漢密爾頓計劃」在2022年曾構建高速支付原型,但尚無發行時間表。政治上,美國對零售CBDC存在較大爭議:2024年5月,眾議院通過法案禁止美聯儲在未經國會授權下發行面向公眾的CBDC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momentum growing, study shows | Reuters)。部分議員和輿論擔憂數位美元可能侵害公民隱私並擴張政府權力,因此傾向暫緩。儘管如此,美聯儲參與了多項國際批發型CBDC試驗。例如紐約聯儲在「Project Cedar」中測試跨境支付的央行數位批發結算;2024年美聯儲也加入了由多國央行組成的跨境CBDC項目「Project Agorá」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Tracker - Atlantic Council)。此外,美國財政部正探索發行**「穩定幣版數位美元」的監管框架,國會也有議員提案由財政部發行可編程美元穩定幣以提升美元在數位經濟的地位。總體看,美國短期內不太可能推出真正的數位美元,但正通過公私協作**方式參與CBDC國際標準制定,以確保未來美元地位不因其他國家CBDC而受損。
其他主要經濟體與新興市場在CBDC方面同樣積極:
- 日本於2023年4月啟動數位日圓概念驗證的試點,由多家商業銀行參與模擬發行與流通測試。日本央行計畫視試點結果在將來決定是否發行數位日圓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Tracker - Atlantic Council)。
- 印度自2022年底開始零售數位盧比(e₹)試點,截至2024年初已在超過10個城市推廣,參與銀行數量擴大並新增線下支付功能。印度央行表示將逐步增加試點用戶和交易量,目標是在未來數年評估數位盧比的可行性。
- 俄羅斯於2023年8月正式通過法律,啟動數位盧布試運行。在2024年,數位盧布將在部分城市的小規模零售交易中測試使用,俄央行計畫在2025年擴大至全國。俄羅斯推動CBDC一方面是為了提高國內支付效率,另一方面也是因應國際制裁下的跨境支付需求。
- 巴西在2023年推出數位實驗(Real Digital)試點並將其品牌命名為「Drex」,由央行主導與金融機構合作,測試代幣化存款和CBDC在各種金融場景(如國債結算、銀行貸款)中的應用。根據計畫,巴西數位貨幣可能在2024-2025年間逐步推向市場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Tracker - Atlantic Council)。
- 國際合作方面,由BIS牽頭的多項跨境CBDC項目進展迅速。例如mBridge聯合試點已擴展參與方至中國、香港、泰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沙烏地阿拉伯等,2024年該平台完成了總額2,200萬美元的多國貿易結算測試,中國數位人民幣在其中交易量最大 (China's digital yuan stands out in cross-border pilot in a show of ...)。這顯示區域性CBDC網絡有潛力降低跨境支付對美元系統的依賴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Tracker - Atlantic Council)。另有Project Icebreaker(北歐與以色列央行合作)等也在研究跨境零售支付。許多中央銀行還針對離線支付、隱私保護、金融包容性等問題進行技術攻關。整體而言,全球CBDC研發已從觀念探討進入實質試驗階段,多數大型經濟體在未來1-3年內將做出是否發行CBDC的決策。一旦主要國家推出CBDC,這將深刻影響全球金融生態,包括商業銀行功能、貨幣政策傳導和國際貨幣體系格局。
主要區塊鏈項目的技術創新與融資情況
過去半年,主要公鏈項目在技術路線上持續升級創新,同時區塊鏈創業融資環境也出現新的變化和趨勢。
以太坊(Ethereum)作為最大的智能合約區塊鏈,在2024年實現了一次重要的升級。2024年3月,以太坊順利激活了「Dencun」硬分叉,其中包含關鍵改進提案EIP-4844(又稱Proto-Danksharding) (The biggest Ethereum upgrade ever goes live - Blockworks)。EIP-4844引入了全新的「資料blob」機制,在以太坊主網上劃出專門的資料空間供二層Rollup使用,大幅增加了L2數據吞吐量。這項升級旨在降低Rollup(二層擴容方案)的手續費成本約5-10倍,提升交易效率 (The biggest Ethereum upgrade ever goes live - Blockworks) (The biggest Ethereum upgrade ever goes live - Blockworks)。隨著EIP-4844上線,以太坊正朝著最終的分片(Sharding)架構邁進,為未來大規模應用做好準備。同時,以太坊開發者社群在繼續研究後續升級(如代碼命名為「Verkle樹」、「加速確認Finality改進」等),預計未來幾年以太坊將逐步實現資料分片,完全釋放擴容潛力。技術層面的突破使以太坊網路可以承載更多用戶和應用,有助於其維持在DeFi和NFT生態中的主導地位。
比特幣(Bitcoin)方面,儘管其底層協議較為穩定,沒有大的變動,但生態發展依然值得關注。比特幣第二層支付協議閃電網路(Lightning Network)在2024年持續發展壯大,網路容量在年底接近5,500枚BTC的歷史高點,較前一年大幅增長 ([PDF] River Lightning Report 2023) (Lightning Network: 2018 to 2023 and Beyond - Medium)。越來越多交易所和支付應用集成了閃電網路,讓用戶可以即時且低成本地傳送比特幣。例如,幣安於2023年下半年完成閃電網路接入,Coinbase等美國交易所也計畫跟進。這使比特幣作為支付手段的實用性提升,有企業(如MicroStrategy子公司)開發基於閃電網路的商戶支付方案。另有開發者提出了Drivechains等改進想法,討論透過側鏈引入比特幣智能合約功能,但尚未達成共識。整體而言,比特幣社群在確保網路安全與穩定的同時,也透過二層和應用層創新來擴展比特幣的功能疆界。
其他公鏈與二層項目也在過去半年取得技術進展。例如,被寄予厚望的以太坊第二層零知識Rollup技術加速成熟:Scroll項目在2023年10月推出主網,成為以太坊上新的ZK-EVM(與以太坊虛擬機相容的零知識Rollup)方案;Polygon推出的zkEVM持續優化性能,Matter Labs的zkSync Era已吸引數十萬用戶並支持越來越多DApp。這些創新提高了以太坊擴容的多樣性,降低用戶在L2上互動的成本。其他第一層公鏈如Solana經歷了2022年底FTX事件低迷後,在2024年技術社群持續優化網路可靠性,引入新的協議(如Firedancer客戶端由Jump開發,可提升交易處理速度),Solana網路穩定性明顯改善,TPS保持高水準,生態信心回升。Cosmos生態在跨鏈通訊協議IBC基礎上孵化更多互通應用,Polkadot平行鏈數量持續增加並開展跨鏈訊息傳遞XCM升級。新的區塊鏈項目也不斷湧現,例如主打區塊資料可用性的模組化鏈Celestia於2023年11月上線主網,提供其他鏈作為資料層的服務,引起開發者關注。
融資與市場熱度方面,2024年加密創投資金相對謹慎,但在年末呈現回暖跡象。根據統計,2024年前三季度風險投資對加密初創公司的總投資額約為80億美元,與2023年全年規模相當 (Crypto Blockchain Venture Capital – Q3 2024 | Galaxy) (Crypto Blockchain Venture Capital – Q3 2024 | Galaxy)。進入第四季後,大型融資案顯著增多:僅2024年12月一個月,全球加密創企融資總額就超過30億美元,較上月增長72%,創下年度單月新高 (Q/acc)。這波資金主要流向後期階段的項目和場外股權交易,顯示投資人對成熟企業的興趣上升。同時,仍有約三成資金投向早期項目,說明市場對新創方案的信心並未消失 (Q/acc)。從領域看,基礎設施類和應用類項目均有亮點:2024年第三季第一層公鏈和交易基礎設施獲得最多資金投入,其次是交易所和密碼學基礎設施企業 (Crypto Blockchain Venture Capital – Q3 2024 | Galaxy);而在年底,結合區塊鏈的人工智能(AI)項目亦受資本青睞,12月約26%的融資交易與AI相關 (Q/acc)。地區分佈上,美國仍是加密創投的中心——12月過半數的投資案來自美國機構,美國初創公司亦拿下最多資金 (Q/acc)。此外,新加坡、英國、阿聯酋等地的區塊鏈創業活動也保持活躍。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整體融資額較2021年高峰時期有所下降,但估值水準在2024年企穩回升 (Crypto Blockchain Venture Capital – Q3 2024 | Galaxy) (Crypto Blockchain Venture Capital – Q3 2024 | Galaxy)。許多優質項目依然能以可觀估值獲得融資,例如跨鏈通訊協議LayerZero、區塊鏈遊戲工作室及zk證明研發企業等均在近期完成了數千萬美元級別的融資。這說明投資人正更加理性地篩選項目,將資金投注在技術過硬、應用前景明確的團隊上。隨著2025年宏觀環境和監管前景進一步明朗,業界預期資本將重新加速佈局區塊鏈領域,那些在熊市期間潛心打磨技術的項目有望在新一輪周期中脫穎而出。
結論
總的來說,過去六個月全球加密貨幣與區塊鏈領域呈現政策趨嚴與創新並進的格局。主要經濟體紛紛填補監管空白,出台法規將加密資產納入合規框架,為市場長遠發展奠定基礎。企業和政府對區塊鏈技術的態度日趨務實,大型金融機構從觀望轉向行動,在支付、清算、證券等領域推動區塊鏈應用落地。加密市場經歷了低谷後的強勢反彈,在機構進場和政策利好的推動下重回升勢,但同時也經歷行業洗牌,迫使市場參與者更加重視合規經營與風險控制。各國央行數位貨幣競相角逐,從零售支付到跨境結算均有重要進展,預示著未來數位法幣體系的輪廓正在形成。主要公鏈項目沒有因熊市而停滯,持續技術迭代提升性能,同時整個區塊鏈創業生態在挑戰中孕育新機遇。可以預見,隨著監管環境逐漸清晰、傳統資本加深參與以及底層技術進一步成熟,2025年的加密與區塊鏈行業有望進入下一階段的成長:一個更加合規穩健、橋接主流金融、技術高效可用的新階段。我們將持續關注各國政策變化、市場走向和技術突破,見證這一快速演進的領域所帶來的深刻變革。
參考資料:
- Reuters, “US House passes crypto bill despite warnings from SEC” (US House passes crypto bill despite warnings from SEC | Reuters) (US House passes crypto bill despite warnings from SEC | Reuters)
- Goodwin Law, Digital Currency & Blockchain 2024 Year End Review (Digital Currency & Blockchain 2024 Year End Review | Insights & Resources | Goodwin) (Digital Currency & Blockchain 2024 Year End Review | Insights & Resources | Goodwin)
- Crypto.com Research, 2024 Year Review & 2025 Year Ahead (2024 Year Review & 2025 Year Ahead) (2024 Year Review & 2025 Year Ahead)
- Cointelegraph, “China tightens crypto trade oversight with new forex rules” (China tightens crypto trade oversight with new forex rules) (China tightens crypto trade oversight with new forex rules)
- Reuters, “Hong Kong expands virtual asset push with new licensing, trading options” (Hong Kong expands virtual asset push with new licensing, trading options | Reuters) (Hong Kong expands virtual asset push with new licensing, trading options | Reuters)
- WEF, How are crypto regulations changing around the world? (How are crypto regulations changing around the world? | World Economic Forum) (How are crypto regulations changing around the world? | World Economic Forum)
- Atlantic Council, CBDC Tracker – Key findings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Tracker - Atlantic Council)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Tracker - Atlantic Council)
- Reuters,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momentum growing, study shows”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momentum growing, study shows | Reuters)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momentum growing, study shows | Reuters)
- K&L Gates, MiCA Becomes Fully Applicable in EU (The Regulation on Markets in Crypto-Assets Becomes Fully Applicable in All Member States of the European Union | HUB | K&L Gates)
- Blockworks, “The Dencun hard fork hits Ethereum mainnet” (The biggest Ethereum upgrade ever goes live - Blockworks) (The biggest Ethereum upgrade ever goes live - Blockworks)
- Duane Morris, The Growth of RWA Tokenization (The Growth of RWA Tokenization – Fintechnically Speaking) (The Growth of RWA Tokenization – Fintechnically Speaking)
- WEF, How tokenization is transforming global finance (How tokenization is transforming finance and investment | World Economic Forum) (How tokenization is transforming finance and investment | World Economic Forum)
- Reuters, “PayPal launches dollar-backed stablecoin” (PayPal launches dollar-backed stablecoin, boosting shares | Reuters) (PayPal launches dollar-backed stablecoin, boosting shares | Reuters)
- Galaxy Research, Crypto VC – Q3 2024 report (Crypto Blockchain Venture Capital – Q3 2024 | Galaxy) (Crypto Blockchain Venture Capital – Q3 2024 | Galaxy)
- Q/acc, Late-Stage Crypto Funding: A New Era?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Add a Comment